您的位置:首页>公告 >

中国港口向上下游产业拓展 发挥港口一体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

2021-09-13 14:34:22    来源:国际商报

今年7月,由福建福嘉冷链物流管理有限公司代理的中国-印尼“两国双园”贸易先行首批三个海产品冻柜运抵福州港江阴港区。这标志着印尼·雅加达-中国·福清“两国双园”海上大通道正式开通,为区域经贸合作带来新机遇,为“丝路海运”通道的拓展提供了支撑。

“丝路海运”是中国首个以航运为主题的“一带一路”国际综合物流服务品牌和平台,面对疫情带来的冲击,其创新港口作业模式、加快信息平台建设,保持了航线货物吞吐量的较快增长,为稳定全球物流与供应链作出了贡献。

第21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上发布的《2021“丝路海运”建设蓝皮书(2020-2021)》显示,自2018年运行以来,“丝路海运”为“海丝”贸易与合作交流打造新引擎、拓展新动能、培育新业态,助力“海丝”建设行稳致远。

《蓝皮书》指出,当前全球贸易呈强劲复苏态势,但国际港航业生产面临巨大不确定性。不过,随着中国经济持续稳定恢复,智能化、绿色化成为港航发展趋势,“丝路海运”已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并迎来重大发展机遇。

“十四五”期间,中国港口货物吞吐量将维持在2%左右的低速增长,集装箱吞吐量增速略高约3.5%。中国港口将由单一的物流节点向全程物流枢纽加速转变,未来应更加注重港口一体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和辐射作用。

《蓝皮书》分析称,疫情对全球港航业带来了冲击,中国港口生产也面临不利影响。疫情使得国际贸易和全球供应链遭到巨大冲击,全球港口生产起伏不定,船舶运力供求短期失衡,全球贸易、物流和海运格局更加复杂和多元化,海运价格维持高位运行。同时,全球诸多港口基础设施仍需更新升级。随着中国多式联运业务的快速发展和区块链技术的不断应用,国内港口功能也在转变提升。近年来,国际海事组织采取一系列措施减少船舶温室气体排放,港航绿色生产要求趋严,智能化成发展趋势。在面临疫情反复、逆全球化对中国港口生产带来的长期不利影响,中国港口需更注重合理配置港口资源要素、明确港口功能定位,积极向上下游产业拓展,发挥港口一体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和辐射作用。

《蓝皮书》认为,“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扩大“丝路海运”品牌影响力;福建“十四五”规划提出,大力推进“丝路海运”建设。“丝路海运”建设迎来强势发展期。

《蓝皮书》建议,“丝路海运”要优化顶层设计,融入国家区域发展大战略;创新合作模式,强化“丝路海运”联盟建设;加大品牌建设,提高“丝路海运”影响力;完善推广标准,提升“丝路海运”服务品质;加快信息化平台建设,增强“丝路海运”全流程服务能力。从这五方面着手,提升港航服务品质、促进航贸要素集聚,推动“丝路海运”建设更好地服务国家发展大局。(晏澜菲)

关键词: 产业拓展 挥港口一体化 区域经济 港口资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