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要闻 >

陕建集团:一路逐梦 建成千亿集团

2019-08-09 08:52:29    来源:新华网

走进陕西建工集团博物馆,“以人为本,敬业守信;建造精品,争创一流”,这十六字所凝练的企业精神,让人印象深刻。成立于1950年的陕西建工集团,与新中国发展脉搏一起跳动。如果说建筑是时代的缩影,陕建则留下为国建功的精彩篇章。

从第一颗原子弹研发基地到第一座火箭发动机生产基地,从第一座卫星发射基地到第一条沙漠高速公路,从庄严雄伟的人民大会堂到气势恢宏的北京首都机场1号航站楼,从“天下第一陵”黄帝陵到正在建设的“全国最美科教园区”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在这些国家重大建设项目中都活跃着陕建人的身影。

陕建博物馆内,一幅幅老照片,定格着历史瞬间,一件件老物件,记录着岁月荣光。在这里,写满了陕建人面对国家召唤,义无反顾的责任担当;面对低谷困难,百折不挠的改革探索;面对发展机遇,只争朝夕的动人故事。

荣誉墙前,一排排的小金人熠熠生辉,显得格外醒目。这就是被誉为中国建筑业界的“奥斯卡”——“鲁班奖”,是中国建筑行业工程质量最高荣誉奖。截至目前,陕建先后捧回鲁班小金人62座。这些鲁班奖的背后,不仅承载了所有陕建人的自豪和荣誉感,更是凝聚了陕建69载风雨兼程的匠心执守和使命担当。

“为客户创造价值,让对方先赢、让对方多赢,最终实现共赢。”正如陕西建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义光所说,遵循着这一理念,陕建集团一步步成长为行业的佼佼者,跻身中国企业500强200强之列,更是在国际舞台开疆拓土、筑梦远航。

一路逐梦 建成千亿集团

69年来,一代代陕建人筚路蓝缕,砥砺前行,立足三秦大地,转战大江南北,驰骋海外市场,用青春和汗水筑造出一座座历史丰碑,也从雄踞一隅的地方国企,成长为国内知名的工程承包商。

改革开放40年来,陕建集团由劳动密集型企业向技术密集型企业转变,盈利能力显著增强。据披露数据显示,1978年产值为1.79亿,2007年营业收入超过百亿元,2018年营业收入1006亿元,是改革开放初年的562倍,并提前两年实现集团“十三五”规划的千亿集团目标。

陕西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义光

“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陕建遇到了一轮阵痛期。在这段时间,由于机制僵化,队伍庞大,曾经一度经营比较困难。”张义光说,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集团痛定思痛,面向市场转机制、调结构、强管理、塑品牌,逐步实现企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他指出,特别是“十三五”以来,一方面,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大踏步走向省外和海外,通过打造优质工程占据当地市场,形成“以点带面”的发展局面。另一方面,大力推动机制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文化创新,依靠改革创新实现发展升级。

2017年,陕建提出“五年两步走”战略目标。如今,计划2020年建成“千亿陕建”目标已经提前两年实现。接下来,将围绕挺进世界500强和企业整体上市两大目标,扎实推进各项工作。

回想当初制定的这个目标,张义光坦言,有人持怀疑态度,担心目标定的过高,难以实现。从现在看,不但实现了,还有可能提前完成目标。“在制定公司战略过程中,自己也曾有过困惑和反思,但事实证明这条路是能够走通的。”他补充说,作为企业的主要负责人,一定要保持战略定力,在复杂的经济形势下始终头脑清醒,真正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令张义光感动的是,整个团队表现出高度的执行力、企业上下的凝聚力和干事创业的精气神。他认为,虽然经济形势严峻,但只要思想解放,找准发展路径,咬紧牙关,坚定走下去,就不会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速度与质量成就“陕建现象”

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陕建集团今年依然保持了逆势增长的良好发展态势。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54.34亿元,同比增长12.9%;实现利税总额20.2亿元,同比增长14.5%。

在经济增长放缓的背景下,仍能以双位数的速度增长,这种反差被外界称之为“陕建现象”。实际上,这种现象的背后离不开“陕建速度”和“陕建质量”的强力支撑。

2016年,陕建用90天完成了CEC·咸阳8.6代液晶面板项目65万平方米、13.5万吨(用钢量相当于3.5个鸟巢)的厂房钢结构吊装。2017年,陕建集团施工总承包西安交通大学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智慧学镇)项目,创造了36小时抢通1公里的进场路,12天完成7470平方米的临建施工任务,30天开挖土方百余万方,240天完成了48个单体、159万平方米的主体封顶,677天完成项目竣工整体交付的“陕建速度”。

陕建集团承建的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智慧学镇)项目

据了解,按照合同约定,创新港项目本来创建“鲁班奖”的目标只有图书馆1个单体,但陕建将159万平方米、48座单体全部囊括,决心创建有史以来全国面积最大的群体“鲁班奖”。“确定这个目标,当时内部反对声音很大,但现在回过头看,这个决策是对的。不仅向业主兑现了“为客户创造超值服务”的承诺,也助推了行业发展的升级。”张义光说。

“陕建质量的最大特点是‘粗粮细作’,对细节的精益求精和质量的吹毛求疵,让我们获得了更多的认可。”一位在陕建集团长年从事质量监管的负责人告诉记者。“策划先行,样板引路,过程控制,一次成优”理念贯穿于每一道工序,对细节的追求甚至到了偏执的地步。比如,卫生间贴砖一般只要贴实贴牢足矣,可陕建不止于此,硬是要求地砖、墙砖、吊顶三缝对齐在一条线上,类似这样的例子枚不胜举。

截至目前,陕建荣获鲁班奖62项、国家优质工程奖63项、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2项,中国建筑钢结构金奖21项。其中,“鲁班奖”获奖数量连续多年全国领先。不仅如此,陕建自行编制的《创建鲁班奖细部做法》,由中国建筑业协会向全行业推广学习,已成为行业创建“鲁班奖”的标配。

如今,“出手必须出彩,完成必须完美;努力到无能为力,拼搏到感动自己”的金句在陕建广为流传,已成为陕建人的工作信条。如果说,“陕建速度”是陕建人“铁军精神”的一脉传承,“陕建质量”则是陕建人“工匠精神”的最好诠释。

用改革蹚出转型升级新路

近年来,陕建集团解放思想、求变立新,统筹推进法人企业属地化、股本结构多元化等改革,从单一施工向投资、建造、运营一体化转型成效初显。

目前,陕建形成9(建筑)+4(市政)+1(公路)+1(石化)特级资质体系,数量居于省级建工第一。拥有各类中高级技术职称万余人,其中,教授级高级职称139人,高级职称1982人;一、二级建造师6317人,工程建设人才资源优势称雄西部地区,在全国省级建工集团处于领先地位。

张义光说,陕建通过调结构,强弱项,形成新的增长点。纵向延伸产业链条,实现勘察、设计、施工、采购、运营全覆盖,横向拓宽专业领域,实现从传统房建向公路桥梁、地铁、钢结构、水利、核电、智慧城市、装配式建筑等新领域拓展。同时,陕建持续加强和金融机构合作,享有AAA级主体信用等级,银行综合授信额度突破800亿元,产业投资基金超过1500亿元。雄厚的资本实力,为陕建做大投资板块创造了条件。

2012年以来,陕建以股权合作为纽带属地化合作快速推进。这些公司由陕建与当地国资机构和优秀民企共同出资组建,按照“投资属地,建设属地,服务属地”的原则,在当地注册,为当地上缴税收、创造就业和贡献GDP,受到当地政府的普遍欢迎。在陕西省内,陕建已完成10个地市和杨凌、韩城以及西安10个区县、开发区的属地化公司组建;在全国,相继设立了甘肃、青海、重庆、福建、安徽等属地化公司。“特别是在河北雄安和深圳成立属地化公司,开局良好,未来可期。”张义光说。

不仅如此,通过混改,陕建控股内蒙古最大的花岗岩矿山,进入石材开采加工领域。携手知名民企,建成装配式建筑和环保节能新材料产业基地。通过引入战略合作伙伴,进入核电、光伏、电梯制造等新领域。

张义光表示,“为客户创造价值,让对方先赢、让对方多赢,最终实现共赢”的合作共赢理念,已成为开展合作的“指南针”和“压舱石”,也得到合作伙伴的高度认同。截至目前,国内市场已覆盖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国际业务拓展到“一带一路”沿线等27个国家。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陕建集团持续加强与各地政府、央企、大型国企、知名民企、高校战略合作,大项目占比大幅增加,承揽到10亿元以上项目14个,合同签约额245.2亿元,同比增长28.9%。主动挺进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等发达地区,实现省外市场合同额208.6亿元,同比增长37.5%。其中,粤港澳大湾区市场合同额同比增长444%。“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表现抢眼,海外市场持续增长,完成合同签约额33.8亿元,同比增长13.7%。

党建领航 彰显国企担当

回溯历史,陕建的先辈大部分由中国人民解放军集体转业而来,长期隶属于原国家建筑工程部。“一五”期间,156项国家重点工程的29项由陕建完成,“央企”历史加上军人作风,形成了顾全大局,善打硬仗的企业文化并薪火相传。

不久前,陕建集团召开了上半年工作会议暨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专题党课。在会上,张义光说,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为了追求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不惜流血牺牲,靠的就是一种信仰,为的就是一个理想。作为新时代国有企业党员干部,更要把这种信仰和理想传承下去,把“守初心”作为一生的精神追求,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风浪考验面前无所畏惧,在各种诱惑面前立场坚定,在新时代的新起点上,用“铁肩膀”勇挑重担,努力跑出好成绩、创造新业绩、书写新辉煌。

张义光说,要深度挖掘奋战在一线的党员干部的感人故事,用榜样的力量来激励团队。位于巴基斯坦卡拉奇的K2/K3核电站,作为“华龙一号”在海外的“首推”工程,是中国实施“中巴经济走廊”和“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成果,也是我国核电站“走出去”的标志性项目。陕建安装集团承担了BOP(辅助系统工程)中42个子项目的施工。

熟悉当地的人或许知道,卡拉奇常年炎热少雨,夏季接近50摄氏度,冬季也经常达到30摄氏度。夏天的每次出工,几乎都是对人生理极限的挑战。由于水土不服和水质差,每个新来的员工,都要经历一场腹泻和嗓子发炎的严峻考验。项目地处戈壁,荒无人烟,员工进现场一待就是一年多,日复一日生活在不到一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精神上非常枯燥。

有的人抛下年幼的女儿,与爱人共同在一线打拼,有的人几年来没有回过一次家,有的人甚至没能见上父母最后一面......在这里,他们有一个约定,大家在一起什么都可以谈,唯独不准谈家人。

无独有偶,在粤港澳大湾区这片南中国的热土上,也有一群怀揣着梦想的陕建人。他们或是结伴南下的“夫妻档”,或是携老带幼的“全家福”,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把“家”安在项目上,共同为大湾区的建设贡献着陕建力量。

与此同时,陕建每年为30万农民工提供岗位,并创造条件帮助他们过上美好生活。以创新港为例,项目部建成3个生活区、17个现场劳动者服务站,生活区里食堂、浴室、活动室、图书室、医务室、超市、理发室、农民工业余学校一应俱全,每间宿舍配空调,并设立夫妻房。项目成立临时党支部和劳务工会,让工地真正成为劳动者之家。正如张义光所说:“没有农民工兄弟的流汗,就没有千亿陕建。将心比心,我们有责任让他们过得更舒心,工作得更安心。”

今年5月,一条“281个签名挽留第一书记”的新闻被广为点赞。原来,近年来陕建通过填沟造地、产业带动等举措,将延安子长县张家庄贫困村的人均收入从2000多元提高到6800元,实现摘帽脱贫。当陕建被派往新的扶贫点时,乡亲们舍不得走,就用281个签名和红手印深情挽留陕建派驻的第一书记和陕建集团。

不仅如此,在陕南安康,陕建的扶贫成绩单同样令人瞩目。实施用工优先,为11000多名当地劳务人员提供岗位,带动建档立卡户381人。做实产业扶贫,成立属地化公司,2018年为当地上缴税收7000多万元。助力教育帮扶,利用陕建职业教育资源,招收贫困地区学生135人,减免贫困户学生全部学费,并安排就业。加大投资带动,投融资70多亿元支持当地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2.35亿元建设战略性新兴厂房,带动就业3700余人,其中建档立卡户261人。推动爱心帮扶,向省扶贫基金捐款300万元,向当地帮扶村、贫困户捐赠60多万元,消费扶贫1240多万元.....“饮水思源,陕建走在扶贫攻坚的前列,理所应当。”张义光说。

今年6月28日,陕西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立,标志着陕建全面完成改制,距离整体上市目标又进一步。“当前中国越来越走进世界舞台中央,引领世界的发展,无不体现出中国的智慧和实力。”张义光说:“陕建作为一家有远大理想的国企,我们始终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充满信心,要用实实在在的业绩为祖国强大‘增砖添瓦’。”

关键词: 陕建集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