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热点推荐 >

广东提出狠抓重大产业项目建设 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2021-11-02 13:51:11    来源:国际商报

截至10月30日,31个省区市均已发布今年前三季度经济数据。进入第三季度后,国内外风险挑战增多,在经历了输入性疫情和特大暴雨灾情、局部电力紧张等多重冲击后,各省份依然交出了一份不俗的经济增长“成绩单”。

从数据来看,多地经济增长稳中向好、进中提质态势未变,其中有10个省份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速跑赢全国,有17个省份GDP两年平均增速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为实现中国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打下了良好基础。

东部领先中部“进击”

记者梳理发现,在已公布前三季度GDP数据的31个省区市中,湖北、海南、北京、浙江、山西、江苏、安徽、江西、山东、重庆等10个省市高于全国9.8%的GDP同比增速。其中湖北、海南和北京分别以18.7%、12.8%和10.7%的增速位列前三。浙江、山西、江苏、安徽、江西的增速也均超过10%。

从两年平均增速来看,有19个省区市超过同期全国5.2%的平均水平。其中,海南、西藏、浙江分列前三位,增速分别为6.8%、6.7%、6.4%。

从经济总量来看,有24个省份的前三季度GDP规模超过1万亿元。广东、江苏前三季度GDP规模双双突破8万亿元,山东、浙江、河南分别达到6万亿元、5万亿元和4万亿元量级,四川、福建、湖北、湖南、安徽及上海均为3万亿元量级,北京、河北、江西和陕西则处在2万亿元量级。

作为老牌经济强省,广东和江苏依然稳坐头两把交椅,不过二者之间的差距正在缩小,已从去年同期的4588.27亿元,进一步缩小至3114.16亿元。

与粤苏类似,北京凭借10.7%的GDP增速,GDP再次逼近上海。其中,工业的高度增长贡献了主要力量,医药和电子等支柱行业功不可没。北京市统计局此前分析指出,疫苗生产带动医药制造业增长3.3倍,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也达到两成左右。

湖北的快速“回血”也备受关注。受疫情影响,去年全年湖北经济遭遇重创,GDP从全国第7位下滑至第8位。今年得益于湖北省科学统筹全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有效应对疫情汛情等考验,新旧动能转换有序推进,高技术制造业势头向好,消费市场逐步改善,前三季度GDP增速居全国第一。

整体而言,东部地区经济增速依然领先,中部地区呈异军突起之势,相较之下,西部省份表现整体较为平淡。

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付一夫对国际商报记者表示,一方面,去年西部地区受疫情冲击影响相对较小,东部地区则受冲击较大,使得西部地区经济总量基数相对较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今年的增长速度;另一方面,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模式总体上依然偏传统,科技创新能力相对较弱,这也暴露出西部地区在产业结构和产业层次上的差距。

迎难再上精准发力

各省区市前三季度的经济表现,为实现中国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打下了良好基础。

“但同时也要看到,国际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较多,国内经济恢复仍不稳固、不均衡,保持经济平稳运行挑战增多。”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日前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下阶段,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实施好宏观政策跨周期调节,推动经济稳定恢复,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为此,各地已经行动起来。记者注意到,在数据发布前后,各地密集召开经济形势分析会议,在分析前三季度经济形势的基础上,加快部署四季度经济工作。从部署内容来看,扩投资、促消费、稳工业仍是地方稳增长的发力点,同时在当前能源供应偏紧的背景下,多地也将保障能源供应纳入工作重点。

广东提出狠抓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努力破解重点产业芯片紧缺等问题;海南提出利用年末有利时机进一步促进消费,加快推动自贸港政策落地见效;上海要求精心研究策划更多扩大消费的商业、文化和旅游等活动;陕西省则强调四季度要突出抓好工业稳增长,坚决稳住能源产品生产供应,大力发展清洁能源。

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徐洪才对国际商报记者表示,从宏观层面上看,未来外贸进出口需求恢复常态化后,还须进一步加强内需。应继续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同时,适当增加积极的财政政策,特别是在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方面,通过实行结构性降低成本、支持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保障民生需求等措施,保障经济平稳运行。(白舒婕)

关键词: 制造业 数字化转型 重大产业项目 国际环境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