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类”的鲜奶吧模式 一鸣食品落进“增收难增利”的怪圈
提供IPO领域专业资讯,关注格隆汇新股
乳业江湖,伊利蒙牛两大寡头格局相持已久。在两大巨头笼罩之下,总有些不服气之人想扬名立万。前日,浙江一鸣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一鸣食品”)刚刚结束其在A股的招股,即将登陆上交所。
一鸣食品的创始人朱明春,于上世纪80年代在鸡禽养殖领域远近闻名,曾被人 民日 报评为“养鸡大王”,后选择跨界进入乳制品领域,2005年创立了一鸣食品。
据iFind数据。2016年-2019年公司营收从12.54亿元增长到19.97亿元,复合增速为16.78%;同期公司净利润则从1.49亿元增长到1.74亿元,复合增速为5.31%。
看来,一鸣食品落进了“增收难增利”的怪圈,这又是为什么呢?
“另类”的鲜奶吧模式
在一众乳企中,一鸣食品的业务模式颇为另类,它既做牛奶又做面包,再通过旗下的“鲜奶吧”销售。据招股书披露,鲜奶吧门店提供了公司超过7成的营收。
所谓“鲜奶吧”,类似街边常见的面包店,主要作用就是缩短鲜奶从牧场到消费者手上的时间。因为鲜奶就是指牛奶离体24小时之内的牛奶,并非我们平常在超市货架上看到的那些纯牛奶,所以,能否缩短鲜奶离体后到达消费者手上时间是重中之重。
公司以线下鲜奶吧为主要销售渠道,因此门店的扩展是业绩增长的重要驱动因素。一鸣食品采用直营店与加盟店结合的模式拓展。
报告期内,加盟店数量增速较快,从2016年的891家扩张到了2019年半年度的1222家;直营店则从2016年176家增长到2019年半年度的302家。其中,加盟店营收占比超过50%,略高于直营店。门店快速扩张,的确让一鸣食品在浙江打出了名号。
不过,加盟店天然的低毛利拖累了一鸣食品的业绩。据招股书披露,乳品和烘焙业务上,直营店毛利均在60%上下,而加盟店毛利均在30%左右,约为直营店毛利率一半。
而在管理层意识到这样问题的前提下,有意提高直营店的数量来获取更高的利润,但相应带来了销售费用的攀升。据招股书披露,销售费用占营收比例从15.91%上升到24.94%。对于净利率的拖累比较明显。
辐射半径受限
除了利润问题,鲜奶吧模式下,业务规模的扩大也存在难点。
线下鲜奶吧门店受限于牧场辐射半径。虽然,一鸣食品有自营牧场,但是也仅局限于江浙一带,未来想要突围“包邮区”,必然要有其他地区的牧场,可现有的大型优质牧场几乎被伊利蒙牛等头部乳企包圆了,一鸣食品的扩张之路未来将会受到限制。
据招股书披露,目前公司生鲜乳仍然依赖外部供应商,每年外购比例超过80%,意味着即便是在江浙大本营经营多年,公司尚且不能自给自足,更何况向外地扩张。
一鸣食品之前曾试水过线上销售,但由于销售业绩太差而被放弃。这也意味着如果一鸣食品不能更大范围铺开线下门店,那么最终也只能成为一个区域性乳企。
而对于乳品来说,品牌是影响消费者选择的重要因素。一鸣鲜奶吧虽然在浙江地区拥有一定知名度,但是与伊利等行业巨头相比,还有不小差距。
养鸡大王跨界做乳企的勇气值得赞赏,但一鸣食品当下依赖的“鲜奶吧”模式尚存在“增收难增利”的问题。而且,未来公司向全国扩张的道路还有上游牧场位置的限制。与当前的行业巨头相比,一鸣食品还很渺小,能否充分发挥独特优势让我们拭目以待。
相关阅读
-
“另类”的鲜奶吧模式 一鸣食品落进“...
提供IPO领域专业资讯,关注格隆汇新股乳业江湖,伊利蒙牛两大寡头格... -
国内最大线下收单机构 上半年毛利率近50%
12月15日,据上海证监局披露,银联商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银联... -
分众传媒公司简介一览 产品与服务
分众传媒诞生于2003年,在全球范围首创电梯媒体,创始人江南春。200... -
推进快递包装“绿色革命”进行部署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邮政局、工业和信息化部... -
数字人民币首次加入电商平台消费场景
苏州2000万元数字人民币消费红包已正式生效,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 -
信托理财产品分为几类 是如何盈利的
导语:对于信托理财新人来说,什么样的信托产品是适合自己的?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