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银行 >

2015年进行的几场募资就像一个黑洞,把参与的各方都越拖越深

2018-02-26 18:31:26    来源: 吉林日报

从一开始的募集资金推动公司业务发展、让员工分享公司发展红利,到后来外部投资者欲与之对簿公堂、内部员工退出无门,北京裕源大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裕源大通)在2015年进行的几场募资就像一个黑洞,把参与的各方都越拖越深。

在本次采访中,多位受访人不约而同地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当初裕源大通在向员工募资的时候“初衷是好的,甚至是当作一项员工福利,只是谁也没有料到,最后事情会发展成现在这样”,语气中颇有遗憾之意。

而从我们与多位受访律师的交流来看,这样的结果似乎也在情理之中。夸张的预期收益率、含糊不清的协议、完全失效的信披、形同虚设的风控,再加上投资者不足的风险意识,共同造就了现在的混乱局面。或许正如上海汉联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宋一欣告诉记者的,投资风险和违法风险要做区分,“机构违法肯定要受到追究,但投资人就完全不承受投资风险了吗?这肯定也不对。不是所有的产品都适合普通投资者去参与,毕竟欺诈风险也是风险的一种,归根结底要对自己的投资负责任。”

事实上,不仅是裕源大通,据记者了解,市面上还有一部分新三板公司也采取了类似的不规范做法来进行募资。这并不是个例,值得市场和投资者警惕。

动作“走形”全过程:从积极推荐到无法兑现

一名裕源大通离职员工在回顾2015年这场内部募资时不无感慨地表示,公司“出发点是好的”。他透露,2014年该公司曾经也出现过现金流紧张的情况,但“整个管理层都挺过来了,大家对公司有信心,后来也没有出现过类似中断”。

事实上,度过了这段创业的艰难期之后,不仅没有出现类似的紧张,裕源大通经营情况还呈现明显上升势头。其挂牌之初的财务报表及审计报告显示,裕源大通2013年度、2014年度和2015年1~8月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19亿元、1.78亿元和2.31亿元,净利润则为-1034.15万元、788.54万元和1485.6万元,成功扭亏为盈。上述员工还透露,2015年该公司的订单总金额超过10亿元,所以“当时经营的情况正是往上走,公司是出于好的考虑,想让大家享受到增长红利,让这些老员工也能参与进来”。

裕源大通也确实是这么做的。在内部邮件中,该公司号召内部员工认购中恒昆泰基金(后来的合同及补充协议证明中恒昆泰只是执行事务合伙人),原话是“积极参与、踊跃认购”,与后期无法兑现时的惨淡形成鲜明对比。

故事是从哪里开始急转直下的呢?或许2016年裕源大通内部出现动荡、高管团队集体出走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用另一位离职员工的话来说,彼时“整个公司闹得不可开交,整个管理全都混乱了”。

一家新三板挂牌公司的内部经营,孰是孰非《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自然不便评价,但相关数字能说明很多问题。裕源大通2016年年报显示,其营收为1.84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骤降34.38%;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更是大幅下滑60.75%。

那么这个时候,该公司从内部员工和外部投资者处募集来的钱,又去了哪儿?

面对这样的问题,裕源大通前董事长孙玉静在与投资者沟通的时候也多次提到“这个钱我们认”,但如何认、从哪里拿钱给投资者兑付,却没有了下文。

一位前裕源大通员工的话可能代表了很大一部分投资者的心声,“当时签的协议没有细则,话语权完全在基金公司。最让大家接受不了的还是,公司没有一个明确的态度,怎么给我们解决,一说就让你排队等,也不公布钱的去向。有些员工,辛辛苦苦工作好几年的积蓄都拿出来了,现在不说打水漂吧,也差不多了。谁能想到,最后被自家公司给坑了呢?”他苦笑着说道。

关键词: 越深 黑洞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