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银行 >

“青黄不接”掣肘银行理财转型

2018-07-17 10:11:49    来源: 上海金融报

某第三方机构数据显示,今年6月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环比减少6.43%,同比减少22.39%,由此可见,资管新规对银行理财的影响较大。华创证券高级分析师周冠南指出,在资管新规影响下,银行理财发行呈现出量价齐跌的特征。中金公司的姬江帆等分析员则指出,银行理财由于转型不易,规模压缩难以避免。

量价齐跌“从银行理财发行数量来看,今年一季度为理财产品发行高峰,发行产品总量达41608款,或受银行赶在资管新规发布之前冲规模的影响。资管新规发布后,银行理财产品发行明显减少,从同比增速来看,5月银行理财发行数量同比增速仅为6.4%,较去年的48.5%大幅下降,而6月银行理财发行量同比则减少22%。”周冠南指出。

“进入2018年,由于年初资产收益率较高,理财经营存在正息差,部分银行在资管新规出台前冲了规模,一季度银行理财整体规模有小幅增长。”姬江帆等分析员指出,“但4月资管新规正式出台后,从近期与银行沟通的情况来看,不少银行反映净值型新产品发行难度大,老产品对接的不合规资产又要逐步到期或处置压缩,维持规模的难度明显加大。再加上资管税收负担加重和息差压缩等因素影响,理财业务中收下滑明显,理财主动扩张规模的诉求也在下降。在近期的沟通中,不少银行都表达了对今年内理财规模大概率回落的预期。”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日前发布的报告指出,在资管新规下,银行理财业务规模将收缩,造成银行客户资源流失的风险。“自2017年下半年以来,随着监管日益趋严,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已经有所放缓。银行理财产品增速已从2016年底的23.6%下降至2017年底的1.7%左右。在资管新规打破刚性兑付的要求下,未来银行理财产品的吸引力将会明显下降,预计规模或将出现明显的阶段性收缩。”该报告称。

从发行价格来看,周冠南指出,自资管新规发布以来,银行理财预期收益率整体呈现缓慢下降的趋势,“一方面反映年中资金较松,收益率并未出现反弹,另一方面则显示资管新规影响下,非保本型产品的增加,使得收益率难以再如此前不断上升。”

青黄不接“从理财产品发行收益类型来看,自资管新规发布以来,保本型银行理财发行数量不断降低,”周冠南指出,“其中,6月保本理财(包括固定和浮动保本)发行量为3114款,较5月份减少597款。从占比来看,今年3月份是保本理财占比峰值。资管新规发布之后,保本理财占比从3月份的31.16%下降至6月份的27.5%,发行量占比减少5.34个百分点,说明资管新规打破刚兑初见成效,但是由于资管新规过渡期延长至2020年,所以保本型理财数量并未快速下降,同时也说明监管仍需继续发力,未来保本理财占比还有下降空间。”

中行国际金融研究所报告指出,自资管新规实施后,保本理财产品将逐渐从市场上消失。实际上,银行前期已经通过开展结构性存款业务来为保本理财的退出作了准备。截至2018年4月,中资银行的结构性存款规模共计9.15万亿元,同比增长了51%。

“虽然保本型理财发行数量不断降低,但是银行的结构性存款发行量却在增加。根据融360数据统计,6月份结构性存款发行量共405款,较5月份大幅增加30.23%,由于结构性存款的收益类型大部分是保本的,表明结构性存款对保本型理财有一定的替代作用。”周冠南表示。

周冠南同时指出,自2018年以来,净值型理财产品发行数量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尤其是资管新规发布以后,近两个月净值型理财产品的发行量大幅增加,5月和6月净值型理财产品的发行量分别为155款和171款,较1月的69款和4月的83款大幅增加。

不过,姬江帆等分析员指出,真正的净值型产品募集率低,无法跟上预期收益型产品压缩的步伐。“在资管新规框架下,理财产品要打破资金池和刚兑,且要进行净值转型,那么如果投资策略过于激进,比如评级过低导致违约风险,或久期过长导致利率风险加大,都会加大净值波动,从而加大赎回风险和流动性管理压力。再加上银监会要求理财等业务也要纳入全行的统一授信管理,导致银行表外理财风险偏好开始向表内看齐。”姬江帆等人表示,尽管理财新规细则等配套政策可能延缓出台,但净值化转型和打破刚兑的大方向很难逆转。

周冠南指出,“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资管新规落地之后净值型理财产品发行数量不断上升,但是较理财产品总数而言依然较少,预期收益型理财产品仍然是银行理财产品的主要部分。另外,由于理财新规推迟发布,理财产品并无具体细则可以依照,存量业务的整改已经开始,新的业务规则尚未建立,但是没有配套细则,很多业务的退出与开发都难以快速推进。”

关键词: 银行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