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银行 >

银保监会: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 遏制“经营贷”违规流入房地产领域

2021-09-09 20:27:45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9月7日,银保监会新闻发言人在答记者问中指出,银保监会始终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围绕“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目标,持续完善房地产金融监管机制,防范房地产贷款过度集中,促进金融与房地产良性循环。

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此后,党中央、国务院反复强调这一定位。“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完善住房市场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指出,保障好群众住房需求,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切实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供给,规范发展长租房市场,降低租赁住房税费负担,尽最大努力帮助新市民、青年人等缓解住房困难。

近年来,银保监会等监管部门围绕重点领域加强监管,下好金融风险防范的先手棋。对互联网平台金融业务的治理得到投资大师查理•芒格的积极评价。查理·芒格认为,一个明智的监管者会在事前采取措施以阻止系统性的崩溃,中国先发制人阻止投机行为,“美国应该向中国学习,并抢先一步阻止投机”。

对房地产贷款的管理也是如此。房地产是现阶段我国金融风险方面最大的“灰犀牛”。房地产企业长期沿用的高杠杆经营模式积累了较大风险,房地产行业对其他行业的关联性较大也加大了房地产领域风险处理难度。与之相关的是居民高杠杆率风险。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居民部门杠杆率持续提高,按国际清算银行口径,2020年末达到61.7%,超过新兴市场经济体53.9%的平均水平,甚至超过德国、新加坡、希腊等发达国家。截至2021年6月末,我国个人住房贷款余额36.58万亿元,占个人贷款余额的54%。较高的居民杠杆率不仅积累了较多风险,也对消费存在挤出效应,不利于更好发挥消费基础性作用扩大内需。

按照“房住不炒”定位,银保监会积极实施好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着力从管好房地产信贷闸门,遏制“经营贷”违规流入房地产领域,严惩违法违规,落实差别化房地产信贷政策,金融支持住房租赁市场等五方面入手做好房地产长效机制金融相关工作,并取得明显成效。统计数据表明,截至2021年7月末,房地产融资呈现“五个持续下降”,即房地产贷款增速、房地产贷款集中度、房地产信托规模、理财产品投向房地产非标资产规模、银行通过特定目的载体投向房地产领域规模持续下降。

为更好贯彻落实“房住不炒”,有效抑制房地产泡沫,打击房地产领域投机行为,银行业需要严格执行“三线四档”和房地产贷款集中度要求,防止银行保险资金绕道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与此同时,银行业也需要围绕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要求,认识到保障性租赁住房是我国住房供应和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实现全体人民住有所居有着重大意义。通过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让新市民、青年人以相对较低的租金解决住房问题,可以起到稳定市场预期,避免高房价对消费的挤出,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等作用。正是如此,积极参与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也是促进“房住不炒”定位落地的一个重要举措。

因此,银行业需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按照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原则,合理审慎选择保障性租赁住房服务主体和项目,创新完善保障性租赁住房贷款产品体系,推动保障性租赁住房发展,助力国家完善住房保障体系,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 娄飞鹏)

关键词: 房地产领域 房地产金融 经营贷 贷款产品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