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银行 >

人民银行发布《通知》 建立本外币一体化的银行境外贷款政策框架

2022-02-09 10:56:59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1月29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境外贷款业务有关事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将银行境外人民贷款业务范围由原来的“走出去”项目拓展至所有境外非金融企业,并统一银行境外人民外汇贷款业务办理规定。包括3家政策银行、6家大型银行、12家股份制银行、3家城商行、3家外资银行在内的27家银行,在开展境外贷款业务时需遵循《通知》的规定,贷款余额在任一时点不得超过《通知》设定的上限。

《通知》将自3月1日起实施。

放宽境外人民贷款业务范围

根据《通知》,境外贷款业务指具备国际结算业务能力的境内银行在经批准的经营范围内直接向境外企业发放本外贷款,或通过向境外银行融出资金等方式间接向境外企业发放1年期以上本外贷款的行为。

对此,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梁斯表示,此前,境内银行境外项目人民贷款业务范围仅限于境外直接投资、对外承包工程以及出口买方信贷相关企业。《通知》大幅放宽了业务范围,并在贷款期限上规定境内银行可以向境外银行融出一年以上的中长期资金。

与此同时,《通知》进一步建立起本外一体化的银行境外贷款政策框架。

对于境内银行发放的境外贷款投向,《通知》要求,境外贷款可应用于境外企业经营范围内的相关支出,但不得用于证券投资和偿还内保外贷项下境外债务,不得用于虚构贸易背景交易或其他形式的投机套利交易,不得通过向境内融出资金、股权投资等方式将资金调回境内使用。因此,境内银行应加强对境外贷款业务债务人审核,严格审查境外企业资信,并监督境外企业按照其申明的用途使用贷款资金。

对于如何还款,《通知》明确,境内银行境外贷款还款种原则上应与贷款种保持一致。如境外企业确无人民收入偿还境内银行境外人民贷款,境内代理行或境外人民清算行与参加行可为境外企业偿还贷款所产生的跨境人民结算需求办理人民购售业务。境内银行可为境外企业偿还本银行境外人民贷款所产生的跨境人民结算需求提供外汇风险对冲和外汇结汇服务。

将跨境资金流动纳入宏观审慎监管

在统一规范境内银行开展境外贷款业务的同时,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在答记者问中强调,要以风险防范为导向将银行境外贷款业务跨境资金流动纳入宏观审慎管理政策框架。

一方面,《通知》为27家具备国际结算业务能力的境内银行境外贷款余额设置了上限,上限计算方式为:境内银行一级资本净额(外国银行境内分行按营运资金计)×境外贷款杠杆率×宏观审慎调节参数。其中,国开行境外贷款杠杆率为1.5,进出口银行为3,其余银行为0.5。27家银行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目前均为1。

据上述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境外贷款余额上限设置充分考虑到了各行存量业务规模,并为银行开展业务预留了充足空间。人民银行、外汇管理局将根据宏观经济形势和跨境资金流动情况对境外贷款杠杆率、宏观审慎调节参数、汇率风险折算因子进行动态调整。

另一方面,《通知》要求境内银行开展境外贷款业务的,应充分了解国际化经营规则和风险管理,建立完善的业务操作规程和内控制度。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邱亦霖表示,《通知》在更好规范银行境外贷款业务开展的同时对风险防范也提出了更高要求。银行需要在宏观审慎框架下对具体业务进行风险评估,以加强在国际化经营中的风险管理能力。

据悉,此前出台的《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政策银行为合格境外机构办理人民贷款业务和货互换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境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境外项目人民贷款的指导意见》同时废止。(实记者 许予朋)

关键词: 境外贷款业务 本外币一体化 人民银行 金融机构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