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银行 >

新野县沙堰镇第三中心小学:巧手制“竹简” 文化永传承

2023-06-15 15:22:39    来源:南阳网


【资料图】

南阳网讯(通讯员罗玉红 聂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呼兮成白虹。”这首创作于先秦时期的名作《易水歌》,近日,被新野县沙堰镇第三中心小学的孩子们用稚嫩的小手撰写在一片片的竹板上,再用红色的丝线串起来,制成了最古老的书籍--竹简,这种代表我国传统文化的手工作品吸引了学校师生纷纷驻足观看、品读、讨论。

新野县沙堰镇第三中心小学是一所相对偏僻的乡村学校,在校学生近八成是留守儿童,心理脆弱、行为习惯不够规范是这些乡村孩子的共同标签,为此,该校以打造“书香校园”为抓手,重点弘扬传统文化中的“雅”和“儒”,引导学生感悟温和、善良、严肃、节俭、谦逊的传统美德,厚植家国情怀,有效减少了学生因留守而带来的诸多影响。

外化于形,打造校园“雅”文化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徜徉在风景如画的校园中,蕴含着节俭、坚毅、理想的古诗词俯拾皆是,教室里、走廊中、操场边、花园内,总有三三两两的学生手指这些古诗词,他们或轻声诵读、或探讨内涵、或拿出笔默默地抄写下来。

如果说古诗词是以静态的形式展示传统文化,那么舞蹈则是以动态的方式表现传统文化。该校以创建特色班级活动为载体,开展“一班一舞”活动,例如五一班的花样跳绳,六一班的扇子舞,五二班的太极操,同学们伴随轻松的音乐,跳动轻快的脚步,绽放灿烂的笑容,散发着青春的朝气,体验着传统艺术的乐趣。

内秀于心,提升学生的“儒”生气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在该校五一班的焦润涵同学的作文《幸遇您,我的老师》中,像这样的古诗词随手拈来,显示其对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老师好”“谢谢”“再见”,行走在校园中,孩子们都会主动和你打招呼问好,他们的脸上洋溢着自信、谦逊、阳光的笑容,丝毫没有留守儿童的胆怯和自卑,这些现象的出现,源于学校开展了一系列提升学生“儒”生气的活动,即将儒家文化中的“温、良、恭、俭、让”融入学生的日常活动中。

学校开展了一系列读书活动,如“读书报告会”、“读书沙龙”、“红领巾广播故事系列活动”、“中华传统古诗词诵读”等,腹有诗书气自华,被传统文化浸润过的孩子们,变得更有礼貌,更加自信,更加善良,更加谦逊。学校不仅鼓励学生读,更鼓励学生写,同学们纷纷将自己的快乐、感激、理想等用文字表达出来,长期的积累当然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期以来,该校共有十篇作文发表在《书香》报上,得到了镇中心校的肯定和表彰。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作为一所相对偏僻的乡村学校,我们仍然要一如既往弘扬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该校校长陶保学说。

关键词:

相关阅读